介绍含有茶叶的茶方与制剂
介绍含有茶叶的茶方与制剂
有关茶叶的方剂与制剂,从古至今有很多文献资料。茶方应包括如下两大类:含有茶叶的茶方与“非茶叶之茶方”。近代,还有将药材制流浸膏或提取有效部位或成分后,与茶叶相合(喷洒、混合等)制成药茶的方法。此处,只介绍含有茶叶的茶方与制剂。
1、单方与复方
方,法也;剂,齐也,也就是配合与调和的意思。所以,中医的方剂就是研究如何配伍、处方与制剂的学问。方剂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法、方、药”四大环节之一。
方剂,有许多种类,自古就有“七方”、“十剂”之别。但其最重要的两类,则属“单方”与“复方”。单方,即只由一种药组成方剂。复方,则由两种药以上组成方剂。多者可达数十种。下文《茶叶的二十四功效》中所述主治病症,一般仅用茶叶一味即可取效,故在一定意义上讲属于茶方中的单方,其附方多配伍其他药物,故属于复方。此处将对茶叶复方的一般知识,及兼有多种功效而难于纳入茶叶的二十四功效中某一项者,作一简略的介绍。
茶叶的药用复方,从制备与服用法上分析也有许多类型,这就是中药的“制剂”。研成细末服用者,称“散剂”;水煎后服用者,称“汤剂”;制备为成药者,一般称为“药茶”。本文由安溪铁观音批发网http://www.cha315.com/收集整理(本批发网一市斤起按批发价发货,个人少量购买可通过快递做货到付款,欢迎订购)。从方剂组成说,有些方剂组成中有茶叶;另一些是方中无茶叶,但在煎服时必须用茶叶场送服。
各种茶方各具不同的功效,自然与所配伍的药品(或食品)有关。至于方剂的配伍原则(如“君臣性使”)以及各药之间所发生的作用(如“七情合和”),请读者查阅中医药专业书籍,此处从略。
2、茶方简史
从历史上看,最早记载茶叶的药用方剂的是三国魏时张揖的《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祷本置瓷器中,以汤沃覆之,用葱、姜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本方具有配伍、服法与功效,故属于方剂。
自唐宋以来,有关茶叶的药用方剂有很大发展。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一则单方,后代文献每有转引:“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是痛是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即差。单煮茗作饮二、三升许,适冷暖饮二升,须臾即吐。吐毕又饮,如此数过。剧者,须吐胆乃止,不损人。”孙思邈的学生益诜,是我国第一位食疗专家,所著《食疗本草》,是这一领域的一部最重要著作。所记方剂,多简略易行,例如:“茶治……腰痛难转,煎茶叶五合,投醋二合,炖服之。”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宋代《和剂局方》与《太平圣惠方》和明代《普济方》等中医巨著中,都有“药茶”的专篇。在《太平圣惠方》第97卷,有《药茶诸方》,共列8方。其中,有茶叶者4方:“治伤寒头痛壮热葱豉茶方”,配伍荆芥、薄荷、山栀、石膏等;“治伤寒头痛烦热石膏茶方”,配伍石膏;“治伤寒鼻塞头痛烦躁薄荷茶方”,配伍生姜、石膏、麻黄等;“治宿滞冷气及止泻痢流黄茶方”,配伍流黄、诃子皮等。另有4方虽无茶叶,但用萝摩、皂荚等“如造茶叶法”制成,并“一依煎茶叶”法饮服。从这4方看来,饮茶方式已成为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可谓开现代“茶叶疗”的先河。
据《梦梁录》第16卷《茶叶肆》载,杭城茶叶肆,“暑天添卖雪泡梅花茶或缩脾饮暑药之属”。据李仁众考证(见《中华医史杂志》,1982年第1期):雪泡茶叶可以冷饮,缩脾饮中配有砂仁、马梅、甘草等中药6种。马梅,即今日一般制备酸梅汤的原料。可知,应属防、治两用的茶汤或代茶叶饮料。
综观古今所有茶方与制剂,在古代方剂中最知名的应属川书茶叶调散系统,而近代方剂中应用最普遍的应属午时茶叶系统。
①川曾茶叶调散
茶叶的药用方剂,在传统古方中以宋朝《和剂局方》的川芎茶叶调散最为著名。该方从名称看,即可知主药为川芎与茶叶,其组成如下:“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白芷、羌活、甘草烂各二两,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薄荷(不见火、八两”。其服用法为:“细未,每服二钱,食后清茶叶调下”,所以本方为方剂组成表面无茶叶而实际服用有茶叶的类型。
本方“常服清头目”,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最为有效,即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苔白,脉浮等。本方用茶叶送药的目的,在于茶叶性苦寒而润,上可清头目,外可祛风邪而解表,又能制约方中所用风药的温燥与升散。当然是由于茶叶在本方的重要性,茶叶才列在万名中。还有一点需要指出,该方用量一般按一两等于30克,一钱等于3克计,下同。
与川芎茶叶调散有关的方剂,尚有以下四种,其组成与功效、主治、服用法等,均大同小异,构成茶叶的药用方剂的重要系列:
茶叶调散(《赤水玄珠》方)“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片芩二两(酒拌炒三次,不可令焦),小川芎一两,细芽茶叶三钱,白芷五钱,薄荷三钱,荆芥穗四钱,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用茶叶清调下。”
菊花茶调散(《医方集解》方)由川芎茶叶调散加菊花、僵蚕而成。功效与主治均同川芎茶叶调散。由于菊花与僵蚕均以疏风清热为主要功效,故对辨证偏于风热者较为适宜。
苍耳子散(《重订严氏济生方》方)“辛夷半两,苍耳子(炒)二钱半,香白芷一两,薄荷叶半钱。上并晒干,为细末,每二钱,用葱、茶叶清食后调服。”本方功效为祛风通窍,主治鼻渊,症见鼻塞,流浊涕而不止,前额疼痛。
川芎茶叶(《简便单方》)由川芎3克,茶叶6克组成,共研细末,和匀,开水泡饮。功能祛风止痛,适用于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身重,肢体烦痛。本方可视为川芎茶叶调散的最简衍变方。
②午时茶叶
茶叶的药用方剂在近代应用得最广泛的,应推午时茶叶。午时茶叶各地的配方不尽相同,剂型略有差异(块状或粗粒),名称也有不同,但有以下各点相同,故同属一类:第一,以茶叶为主;第二,组方庞杂,总以芳香、辛温的健脾、化湿、辟浊、理气、疏散、解表药为主;第三,炒制最宜天中、午时;第四,是已经制剂成型的中成药;第五,其功效与主治近似。
现介绍两种如下:
午时茶叶(《中国医学大辞典》方)
组成:茅术(苍术)、陈皮、柴胡、连翘、白芷、积实、山楂肉、羌活、前胡、防风、霍香、甘草、神曲、川芎各300克,厚朴、桔梗、麦芽、苏叶各450克,红茶叶10千克,生姜2.5千克,面粉3.25干克。
制法:先将生姜刨丝打汁候用。上药除应炒者外其余生晒,研成粗末。将姜汁、面粉打浆和药为块,每块约干重15克。
应用:本方功能发散风寒、和胃消食;适用于风寒感冒、寒湿内滞、食积不消;症见寒重热轻、胸闷、恶心,不思饮食,身困乏力,头痛体痛等。每用1~2块,水煎热服,盖被取汗。如药汁太凉,或服后外出吹风,则疗效稍差。
天中茶叶(《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方)
组成:制川朴、制半夏、杏仁(去皮)、炒莱菔子、陈皮各90克,荆芥、槟榔、香薷、干姜、炒车前子、羌活、薄荷、炒枳实、柴胡、大腹皮。炒青皮、炒白芥子、猪苓、防风、前胡、炒白芍、独活、炒黑苏子、土藿香、桔梗、藁本、木通、紫苏、泽泻、炒茅术、炒白术各60克,炒麦芽、炒六神曲、炒山楂、茯苓各120克,白芷、甘草、炒草果仁、秦艽、川芎各30克,红茶叶3000克。
制法:除大腹皮外余药共研粗粉,将大腹水煎汁,过滤去渣,取汁拌入药粉内,晒或烘干,用纸袋盛装,每袋9克。
应用:本方功能疏散风寒,健牌和胃,适用于四时感冒,寒热,头痛,胸闷,呕恶,咳嗽,鼻塞,便泻,腹痛等。本文由安溪铁观音批发网http://www.cha315.com/收集整理(本批发网一市斤起按批发价发货,个人少量购买可通过快递做货到付款,欢迎订购)。每服1袋,1日2次,用纱布袋包煎或开水泡汤服。
3、药茶的制备
药茶的制备,主要分药材粉碎与配制成型两大步骤,以后制成块状、饼状或散粒,定量装于包(袋)中。药与茶叶的品质以及炮制的遵循规范,自然是药茶质量的首要因素。
药材粉碎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四种:
共研:将方中的部分药材(包括茶叶)或全部药材混合,然后进行粉碎。本法适用于无粘性、少胶质的药材。
分研:将方中的药材个别地进行粉碎。适用于含有易挥发物质的药材(如麝香、冰片)或贵重药材(如羚羊、珍珠)。
掺研:将方中的一般药材先行粉碎,取其部分药粉与油脂较多的药材(如柏子仁、火麻仁)或颗粒较小的药材(如车前子、葶苈子)掺合共研。
串研;将方中一般药材先行粉碎,取其部分药粉与粘性的药材(如龙眼肉、熟地)串合,粉碎成不规则的碎块或颗粒,在60°C以下充分干燥,然后再共同粉碎成粗末。
至于配制成型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混合法:将方中的一般药物先行粉碎,个别药材(如质地坚硬、多粘胶等)煎成汤剂,然后混合,拌匀,经干燥(晒干或烘干)后定量装于包装袋中即成。
压制法:将已经粉碎的药材混合,拌匀,加入适量的粘合剂制成均匀的软材,再用铜模压成规定大小和重量的方块,干燥,包装,即成。如方中含有可溶性化学药品时,可先将它溶于少量的水中,加部分药粉吸收,经低温干燥(40°C)后,再与其余药粉混匀。
以上所述,基本上属于传统的制药茶法。近代,还有将药材制流浸膏或提取有效部位或成分后,与茶叶相合(喷洒、混合等)制成药茶的方法。(林乾良)
铁观音价格表:极品铁观音|特级铁观音|陈年铁观音|一级铁观音|二级铁观音|三级铁观音|四级铁观音|感德酸香型铁观音|袋泡茶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