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分类
转载:http://www.cha315.com/ 编辑:安溪溪山铁观音批发网
茶具分类 --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既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艺术之美。所以,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在中国饮茶的发展史上,无论是饮茶习俗,还是茶类加工,都经历了许多变化。作为饮茶用的专用工具,必然也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按材料分可以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等。
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紫砂壶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本文由安溪铁观音批发网http://www.cha315.com/收集整理(本批发网一市斤起按批发价发货,个人少量购买可通过快递做货到付款,欢迎订购)。紫砂茶具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
瓷漆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種很多,其中主要的有: 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這些茶具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都曾有過輝煌的一頁。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⑴青瓷茶具: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了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
以浙江生産的質量最好。早在東漢年間,已開始生産色澤純正、透明發光的青瓷。晉代浙江的越窯、婺窯、甌窯已具相當規模。宋代,作爲當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生産的青瓷茶具,已達到鼎盛時期,遠銷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質地細膩,造型端莊,釉色青瑩,紋樣雅麗而蜚聲中外。16世紀末,龍泉青瓷出口法國,轟動整個法蘭西,人們用當時風靡歐洲的名劇《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麗青袍與之相比,稱龍泉青瓷爲“雪拉同”,視爲稀世珍品。當代,浙江龍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發展,不斷有新産品問世。這種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衆多優點外,因色澤青翠,用來沖泡綠茶,更有益湯色之美。不過,用它來沖泡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則易使茶湯失去本來面目,似有不足之處。
⑵ 白瓷茶具:
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闻名于世,并远销国外。
具有坯質緻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河北邢窯生産的白瓷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朝白居易還作詩盛讚四川大邑生産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鎮白瓷茶具已遠銷國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這種白釉茶具,適合沖泡各類茶葉。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裝飾典雅,其外壁多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或綴以名人書法,又頗具藝術欣賞價值,所以,使用最爲普遍。
⑶黑瓷茶具: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根据经验认为建安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宋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續於元,衰微於明、清,這是因爲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爲點茶法,而宋代流行的鬥茶,又爲黑瓷茶具的崛起創造了條件。宋人衡量鬥茶的效果,一看茶麵湯花色澤和均勻度,以“鮮白”爲先;二看湯花與茶盞相接處水痕的有無和出現的遲早,以“盞無水痕”爲上。時任三司使給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就說得很明白: “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爲絕佳;建安鬥試,以水痕先者爲負,耐久者爲勝。” 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說的“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盞,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種。福建建窯、江西吉州窯、山西榆次窯等,都大量生産黑瓷茶具,成爲黑瓷茶具的主要産地。黑瓷茶具的窯場中,建窯生産的“建盞”最爲人稱道。蔡襄《茶錄》中這樣說: “建安所造者……最爲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盞配方獨特,在燒制過程中使釉面呈現兔毫條紋、鷓鴣斑點、日曜斑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輝,增加了鬥茶的情趣。明代開始,由於“烹點”之法與宋代不同,黑瓷建盞“似不宜用”,僅作爲“以備一種”而已。
⑷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爲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爾後在窯內經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制而成的器具。然而, 對“青花”色澤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將黑、藍、青、綠等諸色統稱爲“青”,故“青花”的含義比今人要廣。它的特點是: 花紋藍白相映成趣,有賞心悅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華而不豔之力。加之彩料之上塗釉,顯得滋潤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後期,青花瓷茶具才開始成批生産,特別是景德鎮,成了我國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産地。由於青花瓷茶具繪畫工藝水平高,特別是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運用在瓷器上,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元代繪畫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後除景德鎮生産青花茶具外,雲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産,但無論是釉色、胎質,還是紋飾、畫技,都不能與同時期景德鎮生産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鎮生産的青花瓷茶具,諸如茶壺、茶盅、茶盞,花色品種越來越多,質量愈來愈精,無論是器形、造型、紋飾等都冠絕全國,成爲其它生産青花茶具窯場模仿的對象,清代,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發展史上,又進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響後代。康熙年間燒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稱“清代之最”。
綜觀明、清時期,由於制瓷技術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對外出口擴大,以及飲茶方法改變,都促使青花茶具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當時除景德鎮生産青花茶具外,較有影響的還有江西的吉安、樂平,廣東的潮州、揭陽、博羅,雲南的玉溪,四川的會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國還有許多地方生産“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區域內,供民間飲茶使用。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本文由安溪铁观音批发网http://www.cha315.com/收集整理(本批发网一市斤起按批发价发货,个人少量购买可通过快递做货到付款,欢迎订购)。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单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至于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發展而成,是一種新質陶器。它始于宋代,盛於明清,流傳至今。北宋梅堯臣的《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中說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說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剛開始興起的情景。至於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創,已無從考證。。但從確切有文字記載而言,紫砂茶具則創造於明代正德年間。
今天紫砂茶具是用江蘇宜興南部及其毗鄰的浙江長興北部埋藏的一種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燒制而成的。這種陶土,含鐵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燒制溫度以攝氏1150度左右爲宜。紫砂茶具的色澤, 可利用紫泥澤和質地的差別, 經過“澄”、“洗”,使之出現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黃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凍梨色等;另外,還可通過不同質地紫泥的調配,使之呈現古銅、淡墨等色。優質的原料,然的色澤,爲燒制優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質基礎。
宜興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鍾情,除了這種茶具風格多樣,造型多變,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別具一格外,還與這種茶具的質地適合泡茶有關。後人稱紫砂茶具有三大特點,就是“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
紫砂茶具屬陶器茶具的一種。它坯質緻密堅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爲紫砂,亦有紅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它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因此,歷史上曾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之說。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澤限制,用它較難欣賞到茶葉的美姿和湯色。
目前我國的紫砂茶具,質量以産於江蘇宜興的爲最,與其毗鄰的浙江長興亦有生産。經過歷代茶人的不斷創新,“方非一式,圓不相同”就是人們對紫砂茶具器形的讚美。一般認爲,一件姣好的紫砂茶具,必須具有三美,即造型美、製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備方稱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國飲茶雖漸次推廣開來,但屬粗放飲茶。當時的飲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間多用竹木製作而成。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開列的28種茶具,多數是用竹木製作的。這種茶具,來源廣,製作方便,對茶無污染,對人體又無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歡迎。但缺點是不能長時間使用,無法長久保存,失卻文物價值。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現了一種竹編茶具,它既是一種工藝品,又富有實用價值,主要品種有茶杯、茶盅、茶託、茶壺、茶盤等,多爲成套製作。
竹編茶具由內胎和外套組成,內胎多爲陶瓷類飲茶器具,外套用精選慈竹,經劈、啓、揉、勻等多道工序,製成粗細如發的柔軟竹絲,經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內胎形狀、大小編織嵌合,使之成爲整體如一的茶具。這種茶具,不但色調和諧,美觀大方,而且能保護內胎,減少損壞;同時,泡茶後不易燙手,並富含藝術欣賞價值。因此,多數人購置竹編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擺設和收藏。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堅固耐用,圖案清新,輕便耐腐蝕而著稱。它起源於古代埃及,以後傳入歐洲。但現在使用的鑄鐵搪瓷始于19世紀初的德國與奧地利。搪瓷工藝傳入我國,大約是在元代。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我國創制了琺瑯鑲嵌工藝品景泰藍茶具,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 景泰藍從宮廷流向民間,這可以說是我國搪瓷工業的肇始。我國真正開始生産搪瓷茶具,是本世紀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衆多的搪瓷茶具中,潔白、細膩、光亮,可與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飾有網眼或彩色加網眼,且層次清晰,有較強藝術感的網眼花茶杯;式樣輕巧,造型獨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溫作用,且攜帶方便的保溫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壺、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盤,受到不少茶人的歡迎。但搪瓷茶具傳熱快,易燙手,放在茶几上,會燙壞桌面,加之“身價”較低,所以,使用時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金属茶具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早在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的1500年間,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製作盤、盛水,製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爲飲料已漸成風尚,茶具也逐漸從與其他飲具共用中分離出來。大約到南北朝時,我國出現了包括飲茶器皿在內的金銀器具。到隋唐時,金銀器具的製作達到高峰。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但從宋代開始,古人對金屬茶具褒貶不一。元代以後,特別是從明代開始,隨著茶類的創新,飲茶方法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才使包括銀質器具在內的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製作的茶具,用它們來煮水泡茶,被認爲會使“茶味走樣”,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屬製成貯茶器具,如錫瓶、錫罐等,卻屢見不鮮。這是因爲金屬貯茶器具的密閉性要比紙、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這樣更有利於散茶的保藏。本文由安溪铁观音批发网http://www.cha315.com/收集整理(本批发网一市斤起按批发价发货,个人少量购买可通过快递做货到付款,欢迎订购)。因此,用錫製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於世。
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稱之爲流璃或琉璃,實是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礦物質。用這種材料製成的茶具,能給人以色澤鮮豔,光彩照人之感。我國的琉璃製作技術雖然起步較早,但直到唐代,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斷傳入,我國才開始燒制琉璃茶具。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黃色琉璃茶盞和素面淡黃色琉璃茶託,是地道的中國琉璃茶具,雖然造型原始,裝飾簡樸,質地顯混,透明度低,但卻表明我國的琉璃茶具唐代已經起步,在當時堪稱珍貴之物。
唐代元稹曾寫詩讚譽琉璃,說它是“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象筵看不見,堪將對玉人”。難怪唐代在供奉法門寺塔佛骨舍利時,也將琉璃茶具列入供奉之物。宋時,我國獨特的高鉛琉璃器具相繼問世。元、明時,規模較大的琉璃作坊在山東、新疆等地出現。清康熙時,在北京還開設了宮廷琉璃廠,只是自宋至清,雖有琉璃器件生産,且身價名貴,但多以生産琉璃藝術品爲主,只有少量茶具製品,始終沒有形成琉璃茶具的規模生産。
近代,隨著玻璃工業的崛起,玻璃茶具很快興起,這是因爲,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可塑性大,因此,用它製成的茶具,形態各異,用途廣泛,加之價格低廉,購買方便,而受到茶人好評。在衆多的玻璃茶具中,以玻璃茶杯最爲常見,用它泡茶,茶湯的色澤,茶葉的姿色,以及茶葉在沖泡過程中的沈浮移動,都盡收眼底,因此,用來沖泡種種細嫩名優茶,最富品賞價值,家居待客,不失爲一種好的飲茶器皿。但玻璃茶杯質脆,易破碎,比陶瓷燙手,是美中不足。
主要的茶具种类如下:
茶具按类别分可以分为茶壶、茶组、茶盘、茶石等。按材料分可以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竹木茶具等。
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紫砂壶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本文由安溪铁观音批发网http://www.cha315.com/收集整理(本批发网一市斤起按批发价发货,个人少量购买可通过快递做货到付款,欢迎订购)。紫砂茶具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
瓷漆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種很多,其中主要的有: 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這些茶具在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上,都曾有過輝煌的一頁。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⑴青瓷茶具: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了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
以浙江生産的質量最好。早在東漢年間,已開始生産色澤純正、透明發光的青瓷。晉代浙江的越窯、婺窯、甌窯已具相當規模。宋代,作爲當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生産的青瓷茶具,已達到鼎盛時期,遠銷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質地細膩,造型端莊,釉色青瑩,紋樣雅麗而蜚聲中外。16世紀末,龍泉青瓷出口法國,轟動整個法蘭西,人們用當時風靡歐洲的名劇《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麗青袍與之相比,稱龍泉青瓷爲“雪拉同”,視爲稀世珍品。當代,浙江龍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發展,不斷有新産品問世。這種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衆多優點外,因色澤青翠,用來沖泡綠茶,更有益湯色之美。不過,用它來沖泡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則易使茶湯失去本來面目,似有不足之處。
⑵ 白瓷茶具:
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闻名于世,并远销国外。
具有坯質緻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河北邢窯生産的白瓷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朝白居易還作詩盛讚四川大邑生産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鎮白瓷茶具已遠銷國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這種白釉茶具,適合沖泡各類茶葉。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裝飾典雅,其外壁多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或綴以名人書法,又頗具藝術欣賞價值,所以,使用最爲普遍。
⑶黑瓷茶具: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者根据经验认为建安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宋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續於元,衰微於明、清,這是因爲自宋代開始,飲茶方法已由唐時煎茶法逐漸改變爲點茶法,而宋代流行的鬥茶,又爲黑瓷茶具的崛起創造了條件。宋人衡量鬥茶的效果,一看茶麵湯花色澤和均勻度,以“鮮白”爲先;二看湯花與茶盞相接處水痕的有無和出現的遲早,以“盞無水痕”爲上。時任三司使給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就說得很明白: “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爲絕佳;建安鬥試,以水痕先者爲負,耐久者爲勝。” 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說的“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盞,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種。福建建窯、江西吉州窯、山西榆次窯等,都大量生産黑瓷茶具,成爲黑瓷茶具的主要産地。黑瓷茶具的窯場中,建窯生産的“建盞”最爲人稱道。蔡襄《茶錄》中這樣說: “建安所造者……最爲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盞配方獨特,在燒制過程中使釉面呈現兔毫條紋、鷓鴣斑點、日曜斑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輝,增加了鬥茶的情趣。明代開始,由於“烹點”之法與宋代不同,黑瓷建盞“似不宜用”,僅作爲“以備一種”而已。
⑷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種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實是指以氧化鈷爲呈色劑,在瓷胎上直接描繪圖案紋飾,再塗上一層透明釉,爾後在窯內經1300℃左右高溫還原燒制而成的器具。然而, 對“青花”色澤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將黑、藍、青、綠等諸色統稱爲“青”,故“青花”的含義比今人要廣。它的特點是: 花紋藍白相映成趣,有賞心悅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華而不豔之力。加之彩料之上塗釉,顯得滋潤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後期,青花瓷茶具才開始成批生産,特別是景德鎮,成了我國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産地。由於青花瓷茶具繪畫工藝水平高,特別是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運用在瓷器上,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元代繪畫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後除景德鎮生産青花茶具外,雲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産,但無論是釉色、胎質,還是紋飾、畫技,都不能與同時期景德鎮生産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鎮生産的青花瓷茶具,諸如茶壺、茶盅、茶盞,花色品種越來越多,質量愈來愈精,無論是器形、造型、紋飾等都冠絕全國,成爲其它生産青花茶具窯場模仿的對象,清代,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發展史上,又進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響後代。康熙年間燒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稱“清代之最”。
綜觀明、清時期,由於制瓷技術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對外出口擴大,以及飲茶方法改變,都促使青花茶具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當時除景德鎮生産青花茶具外,較有影響的還有江西的吉安、樂平,廣東的潮州、揭陽、博羅,雲南的玉溪,四川的會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國還有許多地方生産“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區域內,供民間飲茶使用。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风趣。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尤其是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本文由安溪铁观音批发网http://www.cha315.com/收集整理(本批发网一市斤起按批发价发货,个人少量购买可通过快递做货到付款,欢迎订购)。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单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产茶区,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至于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發展而成,是一種新質陶器。它始于宋代,盛於明清,流傳至今。北宋梅堯臣的《依韻和杜相公謝蔡君謨寄茶》中說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說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剛開始興起的情景。至於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創,已無從考證。。但從確切有文字記載而言,紫砂茶具則創造於明代正德年間。
今天紫砂茶具是用江蘇宜興南部及其毗鄰的浙江長興北部埋藏的一種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燒制而成的。這種陶土,含鐵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燒制溫度以攝氏1150度左右爲宜。紫砂茶具的色澤, 可利用紫泥澤和質地的差別, 經過“澄”、“洗”,使之出現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黃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凍梨色等;另外,還可通過不同質地紫泥的調配,使之呈現古銅、淡墨等色。優質的原料,然的色澤,爲燒制優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質基礎。
宜興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鍾情,除了這種茶具風格多樣,造型多變,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別具一格外,還與這種茶具的質地適合泡茶有關。後人稱紫砂茶具有三大特點,就是“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
紫砂茶具屬陶器茶具的一種。它坯質緻密堅硬,取天然泥色,大多爲紫砂,亦有紅砂、白砂。成陶火度在1100—1200攝氏度,無吸水性,音粗韻長。它耐寒耐熱,泡茶無熟湯味,能保真香,且傳熱緩慢,不易燙手,用它燉茶,也不會爆裂。因此,歷史上曾有“一壺重不數兩,價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與黃金爭價”之說。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澤限制,用它較難欣賞到茶葉的美姿和湯色。
目前我國的紫砂茶具,質量以産於江蘇宜興的爲最,與其毗鄰的浙江長興亦有生産。經過歷代茶人的不斷創新,“方非一式,圓不相同”就是人們對紫砂茶具器形的讚美。一般認爲,一件姣好的紫砂茶具,必須具有三美,即造型美、製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備方稱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國飲茶雖漸次推廣開來,但屬粗放飲茶。當時的飲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間多用竹木製作而成。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開列的28種茶具,多數是用竹木製作的。這種茶具,來源廣,製作方便,對茶無污染,對人體又無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歡迎。但缺點是不能長時間使用,無法長久保存,失卻文物價值。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現了一種竹編茶具,它既是一種工藝品,又富有實用價值,主要品種有茶杯、茶盅、茶託、茶壺、茶盤等,多爲成套製作。
竹編茶具由內胎和外套組成,內胎多爲陶瓷類飲茶器具,外套用精選慈竹,經劈、啓、揉、勻等多道工序,製成粗細如發的柔軟竹絲,經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內胎形狀、大小編織嵌合,使之成爲整體如一的茶具。這種茶具,不但色調和諧,美觀大方,而且能保護內胎,減少損壞;同時,泡茶後不易燙手,並富含藝術欣賞價值。因此,多數人購置竹編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擺設和收藏。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堅固耐用,圖案清新,輕便耐腐蝕而著稱。它起源於古代埃及,以後傳入歐洲。但現在使用的鑄鐵搪瓷始于19世紀初的德國與奧地利。搪瓷工藝傳入我國,大約是在元代。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我國創制了琺瑯鑲嵌工藝品景泰藍茶具,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 景泰藍從宮廷流向民間,這可以說是我國搪瓷工業的肇始。我國真正開始生産搪瓷茶具,是本世紀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衆多的搪瓷茶具中,潔白、細膩、光亮,可與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飾有網眼或彩色加網眼,且層次清晰,有較強藝術感的網眼花茶杯;式樣輕巧,造型獨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溫作用,且攜帶方便的保溫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壺、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盤,受到不少茶人的歡迎。但搪瓷茶具傳熱快,易燙手,放在茶几上,會燙壞桌面,加之“身價”較低,所以,使用時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金属茶具
金屬用具是指由金、銀、銅、鐵、錫等金屬材料製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早在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的1500年間,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製作盤、盛水,製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爲飲料已漸成風尚,茶具也逐漸從與其他飲具共用中分離出來。大約到南北朝時,我國出現了包括飲茶器皿在內的金銀器具。到隋唐時,金銀器具的製作達到高峰。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但從宋代開始,古人對金屬茶具褒貶不一。元代以後,特別是從明代開始,隨著茶類的創新,飲茶方法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才使包括銀質器具在內的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製作的茶具,用它們來煮水泡茶,被認爲會使“茶味走樣”,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屬製成貯茶器具,如錫瓶、錫罐等,卻屢見不鮮。這是因爲金屬貯茶器具的密閉性要比紙、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這樣更有利於散茶的保藏。本文由安溪铁观音批发网http://www.cha315.com/收集整理(本批发网一市斤起按批发价发货,个人少量购买可通过快递做货到付款,欢迎订购)。因此,用錫製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於世。
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稱之爲流璃或琉璃,實是一種有色半透明的礦物質。用這種材料製成的茶具,能給人以色澤鮮豔,光彩照人之感。我國的琉璃製作技術雖然起步較早,但直到唐代,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斷傳入,我國才開始燒制琉璃茶具。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黃色琉璃茶盞和素面淡黃色琉璃茶託,是地道的中國琉璃茶具,雖然造型原始,裝飾簡樸,質地顯混,透明度低,但卻表明我國的琉璃茶具唐代已經起步,在當時堪稱珍貴之物。
唐代元稹曾寫詩讚譽琉璃,說它是“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象筵看不見,堪將對玉人”。難怪唐代在供奉法門寺塔佛骨舍利時,也將琉璃茶具列入供奉之物。宋時,我國獨特的高鉛琉璃器具相繼問世。元、明時,規模較大的琉璃作坊在山東、新疆等地出現。清康熙時,在北京還開設了宮廷琉璃廠,只是自宋至清,雖有琉璃器件生産,且身價名貴,但多以生産琉璃藝術品爲主,只有少量茶具製品,始終沒有形成琉璃茶具的規模生産。
近代,隨著玻璃工業的崛起,玻璃茶具很快興起,這是因爲,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可塑性大,因此,用它製成的茶具,形態各異,用途廣泛,加之價格低廉,購買方便,而受到茶人好評。在衆多的玻璃茶具中,以玻璃茶杯最爲常見,用它泡茶,茶湯的色澤,茶葉的姿色,以及茶葉在沖泡過程中的沈浮移動,都盡收眼底,因此,用來沖泡種種細嫩名優茶,最富品賞價值,家居待客,不失爲一種好的飲茶器皿。但玻璃茶杯質脆,易破碎,比陶瓷燙手,是美中不足。
上一篇:茶具的演变 下一篇:如何步入紫砂壶鉴赏之门
【内安溪高山铁观音:手工茶!高山韵!传统味!再多送1两茶样!欢迎订购!】
铁观音价格表:极品铁观音|特级铁观音|陈年铁观音|一级铁观音|二级铁观音|三级铁观音|四级铁观音|感德酸香型铁观音|袋泡茶批发
铁观音价格表:极品铁观音|特级铁观音|陈年铁观音|一级铁观音|二级铁观音|三级铁观音|四级铁观音|感德酸香型铁观音|袋泡茶批发